更新观念,植物造景不拘一格
城市是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其原有的自然环境破坏殆尽,在生产和生活消耗大量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同时污染了人们生存的环境,最积极且行之有效的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手段就是加强园林绿化建设。园林建设不仅要保护、发扬我国传统的植物造景手法,而且应更新观念,使植物造景形式多样,不拘一格。因此,我认为园林绿化应该掺入公众参与观念,即园林建设不应该惟园林而园林,不刻意采用复杂的设计,不给人们遥这可及的感觉。在园林设计时,应倾向于考虑园林的使用者———人的感受和需要,追求自然、简单、和谐,提高园林与人的亲和力,培养人们保护环境和亲自动手美化环境的意识,生态园林的建设也更加现实。据有关资料报导,德国慕尼黑公园1134处,公园内绿草如茵,鸟语花香,景色宜人。而我们每个城市的公园数量几乎屈指可数,一般的县城几乎没有公园,因此见缝插绿,扩大公共绿地势地必行。石家庄在城市化加快的今天,“把城市建在花园中,花园中有城市”的石家庄苗木基地模式是今后城市规划和旧城改造时值得重视且必须执行的问题。真正做到把森林引入城市,把城市引回自然,建设生态园林,发展城市林业,创建生态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