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树的严格分类
近百年来,关于银杏树种级之下的分类问题,许许多多的中外植物类学家曾进行过大量的研究,而且按照各自的观察标准,提出了种种不同的分类方式、分类等级和分类方法。直到1978年《中国植物志》第七卷经过慎重的分析研究之后,才正式明确了银杏树种级之下无变种和变型,全部为银杏树品种的这一分类方法。河北苗木基地,有大量的银杏,品种优良。
品种是一个植物种通过人工栽培和精心选育所得到的一些特殊植物群体。这些植物群体不仅在某一特性上(如高产、优质、速生性能等)符合人类的要求,而且能适应一定的自然条件和栽培条件并在遗传性状上相对稳定。因此品种又称之为栽培变种。品种的好坏是以经济价值的高低为标准而加以衡量的,因此品种不是植物的分类单位,只是具有经济概念的一群植物。经济价值高,则这个品种就有可能大量发展,经济价值低,则随时可能被淘汰、并为新的品种所代替。所以品种在一个植物种中是不断发展和不断变化着的。
早在1935年曾勉在对浙江诸暨的银杏树调查之后,根据银杏树的果形和核形,将银杏树划分为3个变种,变种之下又确立了10个品种,这一分类方法虽然由于当时“法规”尚未建立而不完全符合“法规”的要求,但却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因而在中国的一些果树文献和银杏树生产中至今尚被应用。 1989年《中国果树志·银杏树卷》编委何凤仁、韩宁林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将银杏树品种按照种核形状划分为,长子类、佛手类、马铃类、梅核类、圆子类等五大类别,在这五大类别之下再确立品种,这就更加方便于归纳中国的所有银杏树品种,有助于银杏树品种的正确划分。
银杏树在中国的分布范围十分广泛,又经过长期的栽培,优良的品种必然相当众多。据河北苗木基地了解,目前银杏树的品种存在着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银杏树虽具有多方面的用途,但一提到品种则指银杏树的种子而言。如叶用品种问题,材用品种问题均未涉及。
二是由于群众迫切需要银杏树良种,而银杏树良种又均系嫁接植株,这就很容易的造成一种错误印象,凡嫁接银杏树一律都是优良品种,给商品交易中的假冒伪劣品种以可乘之机,造成银杏树品种的很大混乱。
三是银杏树的种子品种目前可分两大类别,但是这些品种经过长期的栽培也会出现很多的变异,这些变异性状有的已超过原有品种的优良品质,因而在近年来的生产实践中群众又选育了许多新的类型。